紐約市市長邁克爾?布隆伯格11日提出一項耗資近200億美元的宏大計劃,呼吁為了保護紐約不受海平面上升的威脅和強風暴潮的侵害,在紐約市520英里的海岸線上建立一個由防洪墻、防洪堤和隔離壁組成的強大保護網。
紐約市召集的科學家小組研究預測發(fā)現(xiàn),到2050年,紐約市可能有四分之一陸地面積會成為洪澇區(qū)。由于氣溫的上升,屆時,百年一遇的風暴引發(fā)的浪潮,很可能比颶風桑迪帶來的海浪潮還要超出5英尺以上。
而去年桑迪颶風侵襲期間,紐約曼哈頓下城遭遇了創(chuàng)歷史紀錄的14英尺高的海浪。
專家還預測,到2050年,紐約8%的城市海岸線在漲潮期間會發(fā)生淹水現(xiàn)象,其中大部分都處于海灣附近的未開發(fā)區(qū)。
市長布隆伯格說,我們的氣候正在發(fā)生變化,我們面臨的威脅是真實而直接的。我堅信應為科學家所說的可能出現(xiàn)的狀況做好準備。
市長發(fā)布的400多頁的報告中,涵蓋250項具體建議,其中包括在紐約曼哈頓下城安設可移動防洪墻,在史坦頓島建設永久堤壩;對布魯克林河流溪徑安裝鐵閘和堤壩等。
布隆伯格政府稱,預估花費的近200億美元的成本中,大約一半來自未來10年的聯(lián)邦和紐約市政府預算,約50億美元來自國會撥款援助。
布隆伯格表示,雖然這一宏偉計劃的大部分工作在自己年底離任前都不會開始實施。但“考慮到颶風桑迪曾帶來的毀滅性影響,紐約有必要立即采取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