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研究提出,如果氣候模型沒能考慮到冰下的水儲存,它們可能高估來自格陵蘭冰原的融水釋放。
每年夏季,格陵蘭冰原的易融水地區(qū)發(fā)展成了一個組織良好的溪流、河流與冰川鍋穴組成的地表水系,它把融水排入海洋。Laurence C. Smith及其同事把這些特征的衛(wèi)星測繪圖與在冰上流淌的融水河的原地測量結(jié)合起來,從而評估了在2012年的一次極端融化事件之后這個冰原的西南消融表面的排水。
這組作者發(fā)現(xiàn),在這樣的條件下,這個地表水系捕獲了幾乎所有的融水,并且在不到2天的時間里將其排入冰川鍋穴。然而,測量到的流出這個冰原的大型融水供給的陸地河流的排水量傾向于低于氣候模型的模擬,這提示即便在融化非常劇烈的時候來自這個表面的一些水也可能在冰下被俘獲。這項研究揭示出了在冰原表面存在一個有效的融水排水系統(tǒng),并且提出氣候模型如果沒能考慮到冰川下的過程,它們可能高估了向海洋流出的融水。相關(guān)成果發(fā)表在《美國科學(xué)院學(xué)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