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積達1050萬立方米的廣東第二大尾礦庫——韶關大寶山礦尾礦庫今日舉行了“槽對坑尾礦庫外排水治理工程”的動工儀式。該工程的建設,將有力地改善大寶山礦沿線環(huán)境,保障周邊數(shù)以萬計的群眾飲水安全,減少北江污染,對下游清遠、佛山等市的飲水區(qū)水質安全也將起到有力的保護作用。
據了解,大寶山的槽對坑尾礦工程總投資208萬元,由粵北唯一的專業(yè)水處理環(huán)保企業(yè)雅魯公司負責設計、承建及日后的運營。設計總壩高53.8米,總庫容達1234.1萬立方米,有效庫容1050萬立方米,屬于三等尾礦庫,由尾礦壩、溢洪道和施工導流管等組成,上游集雨面積為3.8平方公里。
據介紹,該尾礦庫是企業(yè)主要的危險源,其外排水污染問題有著特定的地理和歷史淵源,并非一朝一夕所致。而該尾礦庫下游有村民317戶,居民1309人。為了解決該尾礦庫的廢水沉淀、清理問題、保障周邊群眾的飲水安全,大寶山決定在該尾礦庫建設“槽對坑尾礦庫外排水治理工程”。
該工程工期4個月,將在2009年4月竣工投產,運營成本為外排污水處理每噸0.85元??⒐み\行后,槽對坑尾礦庫的外排水將完全符合廣東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的有關標準。工程完工后,礦山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和廢渣將得到有效的治理及最大限度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