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召開的株洲市公共財政支持的節(jié)能減排項目座談會透露,該市東湖公園采用龍泉污水處理廠達標排放水作為水源的項目試點成功,這也是我省第一家正式商業(yè)運行的中水回用項目。
株洲市東湖公園有東湖和西湖,以前水源嚴重不足,兩湖死水。而昨天記者看到,東湖水面很清澈,旁邊的房屋倒影在水中清晰可見。東湖公園籌建處副主任宋勁文說,為了確保公園的景觀用水,籌建處開始想用自來水,但考慮成本太高放棄了,去年9月底才嘗試用污水處理廠達標排放的尾水。
“經(jīng)過一年時間的試運行,東湖300畝水面用的都是污水處理廠達標排放的尾水,湖水的色度、養(yǎng)殖、洗滌等都能滿足景觀用水的要求。”宋勁文說,湖里養(yǎng)了不少魚,還有游船,市民和游客都反映湖水干凈清澈。他還告訴記者,東湖一天不供水湖面就會下降2.6厘米,現(xiàn)在通過中水回用這個項目,不僅可以保證東湖水面的高度(水深1.5米),而且還能保證東湖有源源不斷的活水源,按照兩臺水泵每天運行6小時計算,東湖里的水(32萬立方米)每2個月就可全部換了一次。
據(jù)了解,下一步,株洲市將探索在綠化、洗車以及市政用水方面采用污水處理廠達標排放的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