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處理工藝現(xiàn)狀
發(fā)展至今,國內形成了分別以地表水和地下水為原水的七種飲用水處理工藝,各工藝的使用情況根據(jù)各地的情況不同面分別采用不同的工藝流程:
1)以地表水為水源時,通常包括混合、絮凝、沉淀、過濾及消毒的地表水凈化工藝:原水-混合-絮凝沉淀或澄清-過濾-消毒-用戶
2)當原水濁度較低(一般在50度以下,短時間內最高不超過100度)且水源未受污染時,可采用直接過濾法。濾池應采用雙層濾料或多層濾料,為提高凈化效果,可考慮采用高分子助凝劑的地表水凈化工藝:原水-混合-過濾-消毒-用戶
3)當原水濁度高、含沙量大時,為了達到預期混凝效果,減少混凝劑用量,應增設預沉池或沉砂池的地表水凈化工藝:原水-預沉池或沉砂池-混合-絮泥沉淀或澄清-過濾-消毒-用戶
4)當水源屬于微污染水源時,可采用生物氧化預處理工藝,以去除水中有機物及氨氮的地表水凈化工藝:原水-生物氧化-混合-絮凝沉淀或澄清-過濾-消毒-用戶
5)當水源為湖泊水庫,水中藻類較多時,可采用氣浮法去除水中藻類,若原水濁度也較低(小于100度),可省去沉淀或澄清單元的地表水凈化工藝:原水-混合-氣浮-沉淀或澄清-過濾-消毒-用戶
6)當水源受到嚴重污染,水中含有有機物、重金屬離子時,可在砂濾池后加設臭氧-活性碳處理的地表水凈化工藝:原水-臭氧預氧化-混合-絮凝沉淀或澄清-過濾-臭氧接觸氧化-活性碳吸收-消毒-用戶
7)對于除衛(wèi)生學指標外,其它指標均符合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的地下水,可采用簡單的消毒地下水凈化工藝:原水-消毒-用戶
8)當?shù)叵滤需F錳時,應進行除鐵除錳處理的地下水凈化工藝:原水-曝氣-接觸氧化過濾-消毒-用戶
在各項工藝的發(fā)展過程中,國家在各項技術方面投入專項研究資金,逐步開發(fā)了眾多的高效切能且適合中國經(jīng)濟水平的實用技術,這些技術主要包括:
1)快速混合,高效沉淀及過濾技術。
2)聚合絮凝藥劑的開發(fā)研究。
3)安全氯化消毒技術。
4)除錳除鐵技術。
5)水源污染處理技術。
6)浮動式水廠(船上水廠)技術。
7)集約式水廠(一體化水廠)技術。
8)水廠自動控制技術
2、設備器材使用情況
中國擁有大中型自來水廠2100多座,隨著國內水處理技術的發(fā)展和完善,至今,在供水中所使用的設備大部分都為國內所制造。并且,諸如各類水泵,各種閥門,混合、反應、沉淀、過濾設備及器材,混凝藥劑及投加設備,消毒藥劑及投加設備,常規(guī)儀表及化驗設備,各類管材包括:鋼管、球墨鐵管,玻璃鋼管、塑料管等,電滲析及反滲透設備,純水制造設備,電氣及控制設備等國內技術已經(jīng)相當成熟。調查顯示,在自來水水廠中,流量計、液位計、傳感器等在線檢測儀器和泵管閥等產品的使用頻率相對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