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山東省正式發(fā)布《關于支持煙臺打造綠色低碳高質量發(fā)展示范城市的實施方案》,明確提出深入推進城市更新、海綿城市建設,打造宜業(yè)宜居宜游城市?!稛熍_市海綿城市專項規(guī)劃》將出臺,全面推進11個示范片區(qū)、205個示范項目建設,新增海綿城市面積15平方公里。

目前,5個海綿城市示范展示區(qū)沖刺收官。
崆峒勝境項目東游宮工程(九天街片區(qū)) 目前主體結構全面封頂,以文化主題和地域特色為核心的網紅街區(qū)和建筑群正加速成型。而早在全面建設期來臨前,項目就未雨綢繆制定了全島海綿城市總體方案,將海綿城市理念全面融入。
針對島上淡水格外“金貴”的現狀,崆峒勝境將整島劃分為3個排水分區(qū),讓雨水“接得住”。為了讓寶貴的水資源用在“刀刃”上,將屋面雨水、部分道路綠地雨水收入酒店雨水蓄水池,凈化處理后回用于場地內綠化澆灌、道路沖洗,真正讓水資源循環(huán)利用形成“閉環(huán)”。
廟后-鳳凰湖片區(qū) 上游建設廟后水庫公園以及御龍山美好社區(qū)等項目,充分發(fā)揮廟后水庫調蓄作用;中游以鳳凰湖作為調蓄空間,周邊打造不同類小區(qū)、道路、公園項目;下游開展逛蕩河流域管網檢測工程,結合河道綜合整治,提升河道生態(tài)環(huán)境及蓄排能力,形成“上滯、中蓄、智排”的流域改造示范片區(qū)。
芝罘島片區(qū) 利用大疃公園、芝罘島公園、佳苑街水塘建設多功能調蓄公園和水體,結合周邊地形建設芝罘島西路、芝罘島路等行泄通道,構建片區(qū)蓄排體系,提高分區(qū)內澇防治標準、安全韌性水平,形成典型的半島海綿改造提升示范片區(qū)。
黃金河沿岸片區(qū) 結合黃金河綜合治理項目,完善區(qū)域排澇體系,在黃金河上游建設磁山-黃金河泄洪通道項目,提高黃金河片區(qū)的防洪排澇能力,降低洪澇災害風險;下游結合沿線老舊小區(qū)海綿化改造及黃金河排口調蓄、人工濕地、生態(tài)綠廊、道路行泄通道工程建設,加強源頭雨水徑流控制,形成以多樣化行泄通道系統(tǒng)為核心的排澇體系示范片區(qū)。
曬甲河片區(qū) 建設以曬甲河為核心的多功能調蓄濕地公園,利用公園濕地空間建設類型豐富的雨水調蓄設施,設置溢流堰,調節(jié)水體水位;結合海綿城市對周邊進行地塊開發(fā)、路網建設;同步建設曬甲河北路、港南路兩條行泄通道,構建片區(qū)大排水系統(tǒng),最終形成“源頭、過程、末端”的多功能調蓄示范片區(qū)。
來源:大小新聞